鰈魚全知道
1999年的諾貝爾文學獎得主君特·格拉斯,在長篇小說《鰈魚》中,寫了一條學識淵博,能說話的古怪鰈魚。雖然書中說這條鰈魚是漁夫艾德克在史前就捕獲到的,但實際上歐洲人直到1553年才有關于鰈魚的記載,這比咱們中國整整慢了二千年。鰈魚,又叫比目魚,因為其眼睛僅生于一側,古人猜想必須兩尾魚比肩配合各看一側方能游行,故《詩經·爾雅》曰:“東方有比目魚焉,不比不行,其名謂之鰈”。
這之后,比目魚與鴛鴦鳥、連理枝和并蒂蓮一樣,成為中國文化史上最常被用來比擬男女之間相親相愛的事物。唐代詩人盧照鄰,在《長安古意》中就有“得成比目何辭死,愿作鴛鴦不羨仙”的詩句,以比目魚來形容夫妻恩愛,同生共死。古人還認為比目魚也是分雌雄的,眼睛長在左側的屬雌叫鲆,長在右側的屬雄叫鰈。
現代魚類學將比目魚類都歸在鰈形目中,目前已知全世界約有600種,主要分為鲆、鰈和鰨三大類。鲆與鰈種屬不同,所謂“左鲆右鰈,形影不離”只是一種美麗的想象,兩者風馬牛不相及。奇怪的是,潮汕人似乎早就認識了比目魚類的這些差異,而將鲆稱為“左口”,將鰈稱為“鐵魚”,又將鰨稱為“龍舌”,在食用上更是區(qū)別對待。
先說左口和龍舌。這兩種魚雖然形狀相差很大,但都肉質鮮美,富含膠質蛋白,鰭骨柔軟,肉無亂刺,小的適宜用普寧豆醬水煮,大的最好是清蒸。近年市面上還有一種洋左口,俗稱多寶,學名大菱鲆,大的有5斤以上,用來打火鍋也很不錯。龍舌有很多不同的品種,其中一種本港龍舌,有幼鱗、紅檐(鰭)、歪頭、黑痣四大特征,鮮嫩香滑,價比石斑。
在魚類史上,汕頭出產的鰨魚曾經引起關注,發(fā)現過三種新種,它們是:Sauvage在1881年增記的汕頭產異鱗箬鰨(Synapiura pan),Steindachner在1896年增記的汕頭產斷線舌鰨(Cynoglossus interrupius)和Hubbs在1915年增記的汕頭產角鰨(Aesopaia cornuia)。我不知道這些鰨魚品種是不是汕頭獨有的,但我知道汕頭產的幼鱗龍舌是很受美食家們看重的。
接下來要談談鰈(鐵)魚。在潮汕,鰈魚一般是不鮮食的,漁民在捕到鰈魚后,從其背部下刀,沿脊骨將魚剖為兩半,曬干后就叫鰈脯。鰈脯的味道極其濃郁,不宜單獨食用。還記得以前講過的清炒芥藍嗎?先熱鍋溫油,將撕下的鰈脯碎肉片炸至金黃,再下芥藍,這菜就叫鰈脯炒芥藍。因為多了鰈脯,芥藍更顯青翠,更多出一種“橫味”。
鰈脯一般是與香菇、蝦米一起,被混進餡料中增香加鮮。潮汕的很多咸餡粿品、“宵米”和餃子等小食,甚至連牛筋丸有時都混有鰈脯末,吃起來有股獨特的香味。將比目魚干當作香料配料,在古今的食單中是見所未見,聞所未聞的。潮汕的這種奇異的食俗是如何產生的,看來只有問過鰈魚才知道。